1、行業概述
數據中心(Data Center)是全球協作的特定設備網絡,用來在internet網絡基礎設施上傳遞、加速、展示、計算、存儲數據信息,是一整套復雜的設施。分類方面,按標準機架數量,可分為小型、大型和超大型;按各級別可用性,可分為T1、T2、T3和T4。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中心是存放設備或數據的場地,因此其具有房地產和IT的雙重屬性,有場地層、設施層、IT硬件、IT軟件的四層架構,且每上升一層其地產屬性會更弱、而IT屬性會更強。通常,不同數據中心企業都有著不同的定位和商業模式,如批發型模式,面向大客戶,集中于場地層和設施層,地產屬性更強,而零售型模式,面向小客戶,向IT硬件層和IT軟件層延伸,IT屬性更強。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發展歷程
從全球范圍來看,上世紀40年代,美國生產了第一臺全自動電子數據計算機“埃尼阿克”(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革命性地開啟了人類計算新時代的同時,也開啟了與之配套的“數據中心”行業的篇章。此后隨著經濟的繁榮,數據量的增加,技術的進步以及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數據業務日趨復雜,數據中心標準也越來越高。當前全球數據中心行業發展正處于第三階段,數據中心的概念得到擴展,大型化、虛擬化、綜合化數據中心服務成為主要特征。
就我國數據中心行業發展歷程來看,大約在1999年互聯網才開始在國內萌芽,較美國晚了半個多世紀。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隨著我國互聯網的發展,數據中心行業也快速發展,后來居上,且成為世界佼佼者。如今,我國5G加速落地再次助力我國數據中心行業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3、市場規模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數據中心行業現狀深度分析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顯示,近年來,我國數據中心政策環境持續利好,國家各部門對于數據中心行業發布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助力行業發展,具體如下表所示:
2018-2021年我國國家層面數據中心相關政策情況
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重點內容 |
2018年 |
國務院 |
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 |
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加強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建設和科學數據管理,統籌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規劃布局,推進國家科學數據中心、國家種質資源庫、人類遺傳資源和實驗材料庫(館)建設,促進國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面向重要基礎科學問題和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性、公益性的自然本底數據、種質、標本等科技基礎條件資源收集等。 |
2019年 |
中共中央、國務院 |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
加快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推動信息基礎設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建設高速泛在信息網絡,共同打造數字長三角。加快推進5G 網絡建設,支持電信運營、制造、IT 等行業龍頭企業協同開展技術、設備、產品研發、服務創新及綜合應用示范。深入推進IPv6 規模部署,加快網絡和應用升級改造,打造下一代互聯網產業生態。統籌規劃長三角數據中心,推進區域信息樞紐港建設,實現數據中心和存算資源協同布局。 |
2019年 |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部、國家能源局 |
關于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的指導意見 |
市場需求導向原則:從市場需求出發,合理規劃建設數據中心。對滿足布局導向要求,在PUE1.5 以下的新建數據中心,以及整合、改造和升級達到相關標準要求(暫定PUE 降低到2.0 以下)的已建數據中心,在電力設施建設、供應及服務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
2020年 |
國務院 |
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
積極引導信息技術研發應用業務發展服務外包。鼓勵政府部門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將電子政務建設、數據中心建設和數據處理工作中屬于政府職責范圍,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交由符合條件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機構承擔。抓緊制定完善相應的安全審查和保密管理規定。鼓勵大中型企業依托信息技術研發應用業務機構,成立專業化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 |
2021年 |
國家發展改革委、網信辦、工信部、國家能源局 |
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 |
提出布局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開展“東數西算”示范工程,實現數據中心綠色高質量發展。 |
2021年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
結合數據中心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確定了“統籌協調,均衡有序;需求牽引,深化協同;分類引導,互促互補;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綠色低碳,安全可靠”的基本原則,分階段制定了發展目標,提出了建設布局優化行動、網絡質量升級行動、算力提升賦能行動、產業鏈穩固增強行動、綠色低碳發展行動、安全可靠保障行動等六個專項行動,包括20個具體任務和6個工程,著力推動新型數據中心發展。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除了政策支持之外,我國網民數量的增長以及互聯網普及率的提高也為我國數據中心行業市場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動力。當前我國網民規模已經由2017年的8.29億增長至2021年的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也由2017年的59.6%增長至2021年的73.0%。網民數量規模的增長與互聯網普及率的提高都直接促進了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流量、數據量的增長,同時也這些要素也給我國數據中心市場帶來巨大紅利。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因此,近五年來,我國數據中心在機架規模、市場規模模等方面均保持高速增長。機架規模方面,2017年我國數據中心機總架數量約為166萬架;到2021年便增長至520萬架,較上年同比增長約29.68%。市場規模方面,2017年我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約為512.8億元;到2021年便增長至1500.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約28.50%。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對比2018年到2021年全球與中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增速情況來看,我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增速明顯快于全球數據中心市場規模的增速。這也進一步體現出了近年來我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高速增長這一現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數據中心行業產業鏈下游為應用行業,主要包括互聯網行業、金融業、軟件業及制造業等,主要終端客戶有互聯網、云廠商、金融行業、制造行業、政府機構等。
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因素的驅動下,國內數據中心行業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
促進要素: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
過去用完即棄的數據被用來存儲和分析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使得數據成為一種資產:過去用完即棄的日志數據,以及其他大量的非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可以得到存儲和分析。流式計算和深度學習,使得這些數據能夠實時計算并指導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GPU、TPU、FPGA等芯片技術,SSD、NVMe等存儲技術,100G、400G光模塊等網絡技術,都提供了更為基礎的保障。這些要素共同促進了計算、存儲和傳輸的數據進一步上升。
5G、IPv6和物聯網,萬物互聯,數據量將迎來新一輪爆炸性增長
5G網絡的峰值速率、流量密度、連接密度等顯著優于4G,且原生標準支持企業獨立組網。IPv6使得每一個元器件都可以擁有獨立的IP地址,兩者使得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得以落地。互聯網的連接作用由過去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走向萬物互聯。大量的元器件不僅整體數量更多,單節點產生的數據也更多,并且,醫療、駕駛等場景對時延的要求也更高。數據量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炸性增長。
4、規模展望
2022年2月,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東數西算”相關產業包括數據中心運維、數據中心建設、服務器、芯片、系統和數據庫相關軟件、通信設施等,也包括東部未來發展的數據流通產業、數據基礎產業、數據處理人工智能產業等。在該工程發布后,引發了我國數據中心新一輪投資熱潮,這對我國數據中心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大發展機遇。預計每年將帶動千億元投資。同時也會促進我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的繼續擴大。
另外,我國的新基建政策也將利好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產業互聯網需求在未來將逐步釋放,且核心城市及周邊區域形成產業集群,二、三線城市將迎來發展機遇。
當前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是當下一個熱點話題。今年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意見明確,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堅強支撐。其主要目標是:持續推動國內市場高效暢通和規模拓展,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進一步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培育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
未來,在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商品要素資源將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時也會產生海量數據,這對我國數據中心行業市場規模增長將起到利好作用。同時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這勢必會使得數據中心行業的競爭將愈發激烈,或將重構當前數據中心的市場格局,促進行業的新一輪洗牌。可以看出我國數據中心行業在“東數西算”、統一大市場建設背景下是處在機遇挑戰并存局面,且機遇大于挑戰,我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仍將保持較快速增長。(LQM)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