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檢驗中心滲透率低,老年人醫療服務需求不斷增加
醫學檢驗中心是對取自人體的標本進行臨床檢驗,并出具檢驗結果的醫療機構,機構可同時開展病理學檢查。醫學檢驗中心的設置有臨檢室、生化免疫室、細胞室等,其醫療服務的項目一般涵蓋了醫學檢驗服務、醫學檢驗技術培訓等方面。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醫學檢驗行業發展深度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2-2029年)》顯示,我國的醫學檢驗中心的發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的90年代,而后的幾十年間,醫學檢驗中心借勢政策和資本的扶植,開始在我國廣州、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迅速擴張。自2020年以來,國內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需求,進一步刺激了醫學檢驗中心行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醫學檢驗中心已由導入期進入成長期。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在國外,醫學檢驗中心是一個成熟的行業,美國市場滲透率達38%,德國達60%,日本已達67%,而中國醫學檢驗中心滲透率僅為5%左右。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
我國社會老齡化加劇,人口老齡化速度正在加快。因此醫療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對于疾病預防的重視,由此誕生的許多健康體檢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康復機構和養老機構,持續增加的醫療消費也帶來了不斷增加的檢驗服務需求。
我國已成為世界老齡人口第一大國,老齡人口總數增長速度逐漸加快,老齡人口是醫療服務消費的主力人群。未來,醫學檢驗中心行業的發展將直接受益于老齡人口數的上漲。
聯合國發布的標準規定:65歲老人占總人口的7%以上即視為該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65周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已經達到了13.5%。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老年人口總數將進一步快速增長,中國人口老齡化即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快速推進醫學檢驗中心發展
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醫學檢驗中心正成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國家衛健委的政策鼓勵下,各省市衛健委都在積極推進相關建設。
2021年6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更加注重早期預防和醫防協同,更加注重優質擴容和深度下沉,更加注重質量提升和均衡布局,這為第三方醫檢參與公衛系統建設、基層醫療建設提供明確的政策支持和落實方向。
各項利好政策主張整合和利用現有資源,通過設置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實現區域醫學檢驗結果互認,以及儀器和專業人員等診斷資源共享。同時,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相應機構,面向區域提供醫學檢驗及診斷服務。
2020年2月,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批準合資格第三方檢測服務提供商進行新冠核酸檢測。
我國醫學檢驗中心行業相關政策 |
|||
時間 |
政策 |
制定部門 |
具體內容 |
2021年1月 |
《關于印發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
國家衛生健康委等8個部門 |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按照標準獨立設置醫學影像中心、醫學檢驗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并統一納入衛生健康部門醫療質量控制體系,為區域內醫療機構提供檢查服務,實現資源共享。 |
2020年12月 |
《關于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的指導意見》 |
國家衛健委、發改委等 |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按照標準獨立設置醫學影像中心、醫學檢驗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并統一納人衛生健康部門醫療質量控制體系,為區城內醫療機構提供檢查服務,實現資源共享。 |
2020年4月 |
《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新冠病毒檢測有關工作的通知》 |
國務院 |
三級綜合醫院均應當建立符合生物安全二級及以上標準的臨床檢驗實驗室,具備獨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能力;各級疾控機構和有條件的專科醫院、二級醫院、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實驗室也應當加強實驗室建設,提高檢測能力。 |
2020年5月 |
《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中醫藥各項工作的通知》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
各地暫不具備新冠病毒檢測能力的中醫醫院可與當地疾控機構或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合作開展核酸檢測。 |
2020年2月 |
/ |
/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名開領導小組會議,允許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核酸檢測。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區域醫學檢驗中心經營模式創新
目前醫學檢驗中心參與方主要是第三方獨立醫學實驗室、傳統集約化供應商、生化免疫類生產企業為主。近年來,全國各地不斷創新探索適合各地特色的區域醫學檢驗中心新模式,逐漸發展出幾種主要的代表模式。
醫學檢驗中心運營模式 |
||
類型 |
運營模式 |
代表醫學檢驗中心 |
行政區劃型 |
依托區域內大型綜合醫院檢驗科建立區域醫學檢驗中心 |
上海松江區域臨床檢驗中心 |
集團共享型 |
區域內建立具有獨立法人單位的區域醫學檢驗中心 |
羅湖醫院集團醫學檢驗中心 |
互助聯合型 |
建立具有中心城區特色的醫聯體運營模式 |
華西模式 |
第三方綜合型醫檢服務 |
獨立醫學實驗室直接加入醫聯體作為區域醫學檢驗中心 |
金域醫學檢驗中心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一)上海松江區域臨床檢驗中心
上海市松江區區域性臨床檢驗中心為轄區內人民提供代表該區域先進醫療水平的檢驗服務,并承擔一定的人才培養、科研教學、區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技術支持等任務。
區域性臨床檢驗中心成立后,通過衛健委平臺,18家社區衛生機構統一將標本(三大常規除外)通過民營公司專業化物流送往區域性床檢驗中心檢測,同時,松江區樂都醫院檢驗科與區域性臨床檢驗中心實施合并。目前區域性床檢驗中心設置急診室、臨檢室、生化免疫室、細胞室、PCR室、細菌室、結核室、感染性疾病檢驗室8個亞專業小組。
(二)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
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建設從體制機制上進行創新,采用PPP模式,“政府授權+社會資本建設+公司化運營”。該中心總投資10億元,將通過建設三級檢驗網絡,實現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基層疫情防控能力的大幅提升。
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按照國際標準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建設1個可開展3000多項醫學檢驗項目的核心實驗室,將西安市衛健委下屬15家醫院檢驗科合作升級為15個二級中心實驗室,在西安行政區內將450家政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檢驗科擴建為社區網點實驗室。
(三)“華西-成華”城市醫療服務聯盟
“華西-成華”城市醫療服務聯盟是2016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成都市成華區區委、區政府建立的緊密型醫聯體,采用醫院與社區資源共享、服務協同,達到雙贏的目標。
同質化項目的實踐在“華西-成華”城市區域醫療聯盟建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項目整合了聯盟資源,加大了醫療資源的下沉力度,為社區檢驗夯實了基礎,促進了聯盟的發展,獲得了社區居民、成華政府的一致好評,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目前已在我院多個醫聯體項目中推廣。
醫學檢驗中心行業集中度較高,獨立醫學實驗室數量擴大
與國外成熟的第三方醫學診斷服務市場相比,我國的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自21世紀初起步開始,雖然企業數量每年都在以超過50%的增速高速增長,到2021年已達到2000家左右,體企業數量和發展水平來看,行業正處于成長初期,企業間的競爭不飽和,市場份額小,國內主要的醫學診斷現仍集中在醫院等主流醫療機構的檢驗科、病理科完成。
隨著診斷技術和診斷需求的變化,我國獨立醫學實驗室憑借規模化和市場化運作,取得了較快的發展。2017-2021年,國內獨立醫學實驗室數量不斷上升,2021年超過2000家。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目前國內范圍中采用跨地區連鎖經營模式且覆蓋率較高、規模效應明顯的獨立醫學實驗室機構有金域醫學、迪安診斷、艾迪康和達安基因等。上述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優先體現出集約規模優勢,使得市場資源優先向其靠攏,在行業內形成了“4+X”的格局,成為第三方醫學診斷的龍頭企業,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醫學檢驗中心主要企業 |
||
品牌 |
品牌介紹 |
核心業務 |
金域醫學 |
主要經營模式是在國內廣泛開展獨立醫學實驗室連鎖化經營。在此基礎上,拓展展實驗室多元化外延業務,已成功開展包括食品衛生檢測、臨床試驗研究(CRO)、司法鑒定、健康體檢等業務,并持續拓展互聯網醫療服務產業鏈。 |
以第三方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業務為核心,主要是為全國超過23000家各類醫療機構提供包括理化質譜檢驗、基因組檢驗、病理診斷、生化發光檢驗、免疫學檢驗、其他綜合檢驗等六大類合計超過2800項檢驗項目的外包及科研技術服務。 目前,已在全國(包括香港地區)建立了38家中心實驗室;已獲得40張國內外認證認可證書,數量居第三方獨立醫學實驗室行業首位。 |
迪安診斷 |
迪安診斷將自身定位為一家以“產品+服務”為核心的醫學診斷整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業務涉及檢驗服務、產品生產銷售、健康管理、司法鑒定、CRO等領域。 迪安診斷主要的服務對象為醫療機構,可以為醫療機構提供三大類服務: a.通過連鎖化的獨立醫學實驗室為醫療機構提供外包檢驗服務; b.通過經銷渠道(代理羅氏診斷、希森美康、法國梅里埃等國內外品牌約1000種)和自有三大產品線(分子診斷、細胞病理、質譜診斷)為醫療機構提供自行檢驗配套支持; c.通過合作共建及專業化運營,為醫療機構提升院內提升效率、降本增效。 |
產品聚焦在四大重點學科——感染、腫瘤、慢病、婦幼。在全國布局了38家ICL實驗室,為全國超過20000家醫療機構提供超2700項醫學檢測項目,覆蓋分子診斷、病理診斷、生化發光檢驗、免疫學檢驗、理化質譜檢驗及其他綜合檢驗等從常規到高精尖的檢測項目。 |
艾迪康 |
艾迪康同樣聚焦于ICL業務,與金域醫學的主要區別在于,艾迪康的擁有約1400種普檢項目及1400種特檢項目,在特檢領域占據優勢。 |
提供的約2800種檢驗項目,覆蓋了臨床免疫學檢測、臨床化學檢測、臨床分子生物學檢測、病理學檢測等。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國內金域、迪安、艾迪康和高新達安,四家公司合計市場占有率為70-80%,其中金域占20%以上,迪安和艾迪康均在15-20%,高新達安為10-15%,形成了一定的企業格局。
資料來源:企業財報,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細分市場競爭格局:特檢市場增速快于普檢
普檢通常指國家衛健委頒布的《醫療機構臨床檢驗項目目錄》中的常規檢驗項目,例如血液生化、體液生化及血型檢查。特檢通常指未名列于《醫療機構臨床檢驗項目目錄》的特殊檢驗項目,例如結核桿菌及肝炎病毒的檢測。
近年來中國特檢市場的增速顯著快于普檢市場。2017-2021年,中國特檢市場的規模復合年增長率為31.0%,普檢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8.9%。
2021年,中國特檢市場規模占比超過常規檢測市場,約達到55.2%,普檢市場規模占比約為44.8%。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疫情緩解進入常態化防控后,更多疾病需求將被釋放,腫瘤診斷和治療、病原學診斷、優生優育等疾病領域將成為新的熱點。
伴隨新型技術迭代應用,基因、質譜等高端技術平臺趨向于價格平民化、應用場景普遍化,新型檢測技術從三甲醫院應用逐步向基層醫療機構應用延伸,將給醫學檢驗中心行業發展帶來廣闊的空間。(cyy)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