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主要分為機體、發動機和機載設備三大部分,狹義的航空零部件主要指機體零部件。按照材質的不同,機體零部件可以分為金屬零部件和復合材料零部件。其中,金屬零部件材料包括鋁合金、鈦合金、鎂合金、不銹鋼、結構鋼和高溫合金等,復合材料零部件材料包括碳纖維復合材料、航空陶瓷、特種陶瓷、特種橡膠等。
航空零部件種類
名稱 |
主要功能 |
主要部件 |
主要零件 |
機身 |
裝在各種設備及人員物資、連接飛機其他部分 |
機身結構件、門、框等 |
大梁、桁條、隔框、蒙皮、地板塊、各種接頭等 |
機翼 |
產生飛機升力,操縱飛機滾轉 |
機翼、副翼、縫翼、襟翼、擾流板等 |
翼梁、翼肋、框類、蒙皮、桁條、各種接頭等 |
尾翼 |
操作飛機俯仰或偏轉,保證飛機平穩飛行 |
安定面、方向舵、升降舵等 |
翼梁、翼肋、框類、蒙皮、桁條、各種接頭等 |
起落架 |
用于起飛、著路滑跑和滑行,停放時支撐飛機 |
減震器、支柱、機輪、剎車裝置、收放裝置等 |
蒙皮、墊塊、結構件、功能件等 |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二、產業鏈介紹及圖解
在產業鏈方面,航空零部件行業上游主要為鋁合金、鈦合金、不銹鋼等金屬和復合材料等;下游為軍用和民用各航空器主機廠和分承制廠;終端應用則是軍品與民品。
航空零部件行業產業鏈圖解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三、上游產業
1、鈦合金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航空零部件行業現狀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2-2029年)》顯示,鈦合金具有較高的比強度、良好的韌性、耐腐蝕性、耐高低溫性、抗輻射等性能,廣泛應用于飛機、航空發動機、火箭、導彈、衛星、飛船等航空航天裝備。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主要鈦材生產企業在航空航天領域合計銷量約17228噸,同比增長36.73%,較2010年3603噸的銷量復合增長率為16.94%。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鈦合金在航空零部件領域的使用量隨著飛機的升級換代呈穩步增長趨勢,例如戰斗機從F18的15%增至F-35的27%,運輸機從C5的6%增至C17的10.3%,軍用航空發動機也從F101的20%增至F119的39%,鈦合金占比維持30%左右。因此,隨著我國軍用飛機逐漸升級并且進入換代大周期,且新機鈦合金占比提升,均推動航空零部件對鈦合金需求量上升。假設“十四五”期間我國新增軍用飛機2850架,鈦合金部件按10%成材率測算,由此牽引的鈦合金材料需求量為54890噸,年均10978噸。
“十四五”期間軍用飛機對鈦合金需求空間預測
飛機類型 |
細分機型 |
新增軍機數量(架) |
單機空重(噸) |
鈦合金占比 |
單機鈦合金部件重量(噸) |
成材率 |
鈦合金材料總需求(噸) |
戰斗機 |
重型四代機 |
500 |
17 |
20% |
3.40 |
10% |
17000 |
中型四代機 |
50 |
3 |
25% |
3.25 |
10% |
1625 |
|
重型三代機 |
300 |
8 |
15% |
2.70 |
10% |
8100 |
|
輕型三代機 |
300 |
9 |
4% |
0.36 |
10% |
1080 |
|
艦載戰斗機 |
100 |
8 |
15% |
2.70 |
10% |
2700 |
|
運輸機 |
戰略運輸機 |
150 |
100 |
10% |
10.00 |
10% |
15000 |
戰術運輸機 |
100 |
35 |
4% |
1.40 |
10% |
1400 |
|
轟炸機 |
戰略轟炸機 |
100 |
39 |
4% |
1.56 |
10% |
1560 |
教練機 |
雙發教練機 |
200 |
6 |
8% |
0.48 |
10% |
960 |
單發教練機 |
100 |
5 |
4% |
0.20 |
10% |
200 |
|
直升機 |
運輸直升機 |
250 |
7 |
5% |
0.35 |
10% |
875 |
通用直升機 |
500 |
5 |
15% |
0.75 |
10% |
3750 |
|
武裝直升機 |
200 |
4 |
8% |
0.32 |
10% |
640 |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十四五”期間中國航天任務
分類 |
內容 |
第一類 |
完成好十年前已經開始實施的國家重大工程的收官和運營工作,包括載人航天工程、北斗工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等。 |
第二類 |
按照國家規劃,啟動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包括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測工程,論證實施重型運載火箭等一批重大工程等。 |
第三類 |
推動空間技術、空間應用一體化協同發展,尤其是協同構建空間基礎設施、包括三類衛星,形成完善的空間基礎設施,推廣衛星應用等。 |
第四類 |
統籌規劃空間科學探索,發射一批科學論證的衛星,同時用好空間站、月球探測和行星探測平臺,深入開展科學研究等。 |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不銹鋼
由于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不銹鋼產量及表觀消費量整體呈上升趨勢。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底,中國不銹鋼表觀消費量達到2610.1萬噸,較去年增加49.3萬噸,累計增長1.92%;不銹鋼粗鋼產量達到3063.2萬噸,較去年增加49.3萬噸,累計增長1.64%。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四、下游產業
1、軍用飛機
目前,我國軍機數量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較大,同時國內存量軍機也面臨演習訓練頻繁、換發周期縮短的新局面。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因此,近年來國家對軍事戰略顯著提升,軍費支出保持穩定增長趨勢。例如,在《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加快“三化”融合發展,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國防和軍隊建設階段性目標,2035年要基本實現軍隊的現代化。而隨著國防軍事戰略持續提升,我國軍費支出將大幅增加。根據相關數據,2022年國家軍費預算為1.45萬億元,維持穩定增長趨勢。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同時,根據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可知,海軍將向遠洋海軍轉變的戰略要求,空軍向戰略空軍轉變的戰略要求。并且,加速對國內航母事業發展,對空軍制定了強大現代化空軍路線圖,初步搭建起“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空軍架構。
我國建設強大現代化空軍路線圖
/ |
時間節點 |
戰略目標 |
第一步 |
2020年 |
搭建“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空軍架構,構建四代為骨干、三代為主體的武器裝備體系,不斷增強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
第二步 |
2035年 |
初步建設現代化戰略空軍。進一步構建全新的空軍軍事力量體系,推進空軍戰略能力大幅提升;全面實現空軍軍事理論、組織形態、軍事人員、武器裝備現代化。 |
第三步 |
2050年 |
全面建設世界一流戰略空軍。成為總體實力能夠支撐大國地位和民族復興的強大空天力量。 |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綜上所述,在國家大力發展國防事業,國家軍事戰略顯著提升,海空軍戰略結構進一步搭建,對航空零部件行業起到非常重要的助力作用。根據相關資料,未來20年中國包括戰斗機和運輸機在內的軍用飛機采購需求約為2900架,假設飛機機體零部件價值占飛機總價值約30%且以未來20年軍用飛機的增量價值2000億美元為測算基準,預計對應國內軍用飛機機體零部件市場需求規模或將超過3900億元。
未來20年中國軍用飛機需求預測
機種 |
飛機數量(架) |
平均單價(萬美元) |
|
戰斗機 |
四代輕 |
400 |
4000 |
四代重 |
400 |
11250 |
|
五代輕 |
300 |
9000 |
|
五代重 |
300 |
14000 |
|
大飛機 |
中型運輸機 |
200 |
2000 |
大型運輸機 |
400 |
15000 |
|
中型加油機 |
100 |
4000 |
|
大型加油機 |
100 |
1000 |
|
中型特種飛機 |
100 |
5000 |
|
大型特種飛機 |
100 |
15000 |
|
教練機 |
– |
500 |
2000 |
合計 |
2900 |
2290億美元 |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民用飛機
近年來,隨著民航運力快速增長及其航線網絡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催生出我國航空零部件的大量需求。根據相關資料預測,未來20年,我國航空市場將接收50座級以上客機9084架,價值約1.4萬億美元,其中渦扇支線客機953架,單通道噴氣客機6295架,雙通道噴氣客機1836架。
未來20年我國民用飛機需求預測
機種 |
飛機數量(架) |
價值合計(億美元) |
渦扇支線客機 |
953 |
14000 |
單通道噴氣客機 |
6295 |
|
雙通道噴氣客機 |
1836 |
|
合計 |
9084 |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同時,假設未來20年我國對外采購干線飛機數量及最低5%的貿易補償標準、國產飛機已取得訂單現狀以及按飛機零部件約占飛機總價值30%的比例測算,我國民用航空零部件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
未來20年中國民航飛機零部件行業市場規模需求預測
|
未來20年國內需求量(架) |
總價值(億元) |
預計零部件轉包規模(億元) |
國際轉包市場(波音、空客) |
6865 |
64586 |
968.8 |
國內分包市場 |
截至2015年底已取得訂單量(架) |
單架售價(億元) |
預計零部件市場規模(億元) |
新舟60/600 |
174 |
1.0-1.1 |
52.2-57.4 |
新舟700 |
185 |
1.2-1.4 |
66.6-77.7 |
ARJ21 |
308 |
2.0-2.1 |
184.8-194.0 |
C919 |
517 |
3.4-3.5 |
527.3-542.9 |
國內民航零部件制造可預見的市場規模合計 |
1750億元以上 |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WYD)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