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是廣泛用于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具有一定的自動性,可依靠自身的動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工業加工制造功能。工業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電子、物流、化工等各個工業領域之中。
國家層面工業機器人行業政策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2-2029年)》顯示,近年來,為了促進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了許多政策, 如2021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的通知》推進專業化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推進無人機、無人艇等無人系統產業發展。發展數字產業,加快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行業應用示范、下一代互聯網算力服務等業務發展。
2015-2022年國家層面工業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重點內容 |
2015年 | 國務院 | 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 | 組織研發具有深度感知、智慧決策、自動執行功能的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等智能制造裝備以及智能化生產線,突破新型傳感器、智能測量儀表、工業控制系統、伺服電機及驅動器和減速器等智能核心裝置,推進工程化和產業化。 |
2016年 | 中共中央 國務院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 | 推動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在危險工序和環節廣泛應用。提升現代信息技術與安全生產融合度,統一標準規范,加快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構建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信息化全國“一張網”。 |
2017年 | 國務院 | 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 | 研發推廣關鍵智能網聯裝備,圍繞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大型動力裝備等關鍵領域,實現智能控制、智能傳感、工業級芯片與網絡通信模塊的集成創新,形成一系列具備聯網、計算、優化功能的新型智能裝備。 |
2020年 |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 工業通信業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 | 注重培養創新實踐能力,重點提升創新設計、工藝創新、裝備技術改造能力,提高工業機器人、智能生產線操作維護能力。增強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加大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網絡安全等新技術新技能培訓力度。 |
2020年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行動計劃(2021-2023年) | 引導各類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適用于建材工業的智能傳感器、神經網絡芯片等基礎元器件以及工業機器人、智能交互系統等智能產品的研發、制造與應用,突破智能控制和優化、數據采集與分析、故障診斷與維護、密碼防護等一批核心技術,夯實建材工業智能制造硬件和軟件基礎。 |
2021年 |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十五個部門 | 關于印發“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 面向制造業、采礦業、建筑業、農業等行業,以及家庭服務、公共服務、醫療健康、養老助殘、特殊環境作業等領域需求,集聚優勢資源,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重點產品的研制及應用,拓展機器人產品系列,提升性能、質量和安全性,推動產品高端化智能化發展。 |
2021年 | 中共中央 國務院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 聚焦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能源裝備、工業機器人、儀器儀表、數控機床、摩托車等領域,培育世界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
2021年 | 國務院 | 國務院關于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 | 開展工業機器人機械系統、控制系統、驅動系統等關鍵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提升智能工業控制系統整體測量性能。 |
2022年 | 國務院 | 國務院關于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的通知 | 推進專業化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推進無人機、無人艇等無人系統產業發展。發展數字產業,加快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行業應用示范、下一代互聯網算力服務等業務發展。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地方層面工業機器人行業政策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各省市積極推動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如吉林省發布的《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梯度培育工程的意見》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大智能化設備投入,鼓勵企業購置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成套生產線及研究開發、檢驗檢測等設備,對新認定的省級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和新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獎勵。
發布時間 | 省市 | 政策名稱 | 重點內容 |
2022年 | 吉林省 | 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梯度培育工程的意見 | 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大智能化設備投入,鼓勵企業購置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成套生產線及研究開發、檢驗檢測等設備,對新認定的省級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和新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獎勵。 |
2022年 | 重慶市 | 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 瞄準六軸機器人、雙腕機器人、雙旋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細分領域,提升產品的柔性化程度及低成本生產能力。依托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進一步完善機器人檢驗與認證體系,加快推動我市乃至西部地區機器人檢測認證工作邁向制度化、規范化。拓展焊接、噴涂、柔性拋光等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 |
2022年 | 遼寧省 | 遼寧省推進“一圈一帶兩區”區域協調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 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開發工業機器人、汽車電子等智能終端產品或零部件,打造大連2000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 |
2021年 | 陜西省 | 陜西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 | 聚焦智能制造核心關鍵環節瓶頸,做大做強數控機床產業鏈,推進工業機器人和高端數控機床等智能制造裝備集成應用,加速自主化突破和產業化發展。機器人與增材設備領域,重點發展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及驅動器、控制系統等核心功能部件,積極研發和生產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增減材一體機等新產品,完善原材料、關鍵零部件、本體系統集成的工業機器人和增材制造產業鏈。 |
2021年 | 江蘇省 | 江蘇省“十四五”高質量就業促進規劃 | 順應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自動化設備、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應用,推動簡單重復的工作環節和“危繁臟重”的工作崗位盡快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替代,促進低端體力型崗位向高端技能服務型崗位升級,著力改善傳統領域特別是生產一線的低技能勞動者工作環境。 |
2022年 | 浙江省 | 關于加快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生產性服務業和服務型制造發展的行動方案 | 推廣基于三維模型的產品設計與虛擬仿真、快速成型等數字化設計。大力應用智能產品、智能制造、智能管理、智能控制、大數據挖掘等領域的設計工具,推動創新設計在產品、系統、工藝流程、品牌策劃等領域應用,在高端機床裝備和工業機器人、通信基礎設施、人工智能、節能環保、汽車制造等若干行業實現原創設計突破。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XD)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