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簡稱“法服”,是指律師、非律師法律工作者、法律專業人士(包括法人內部在職人員、退、離休政法人員等)或相關機構以其法律知識和技能為法人或自然人實現其正當權益、提高經濟效益、排除不法侵害、防范法律風險、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提供的專業活動。
國家層面法律服務行業政策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法律服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2-2029年)》顯示,近年來,為了促進法律服務行業的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了許多政策, 如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意見》建立涉外工作法務制度,加快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和研究,推動海外法律服務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于海外法律糾紛解決和涉外法律工作,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
2015-2022年國家層面法律服務行業政策匯總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重點內容 |
2015年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 關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見 | 完善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參與法律援助工作相關權益保障、政策扶持措施,調動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人員的積極性。 |
2016年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 關于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 | 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加強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統籌城鄉、區域法律服務資源,加快推動法律服務向欠發達地區、基層村(社區)延伸。暢通依法維權渠道,深入推進訴訟服務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訴訟服務設施,因地制宜推行預約立案、遠程立案、網上立案等制度,加強巡回審判,方便群眾訴訟,減輕群眾訴累,依法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最大限度發揮司法的人權保障功能。 |
2017年 | 中共中央 國務院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 | 提高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基層法律服務等法律服務水平。開展國家新型優質服務業集群建設試點,支撐引領三次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
2017年 | 中共中央 國務院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 | 推進法治社區建設,發揮警官、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作用,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法律進社區活動,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
2018年 | 中共中央 國務院 |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 健全農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強對農民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公益法律服務。深入開展法治縣(市、區)、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法治創建活動,深化農村基層組織依法治理。 |
2019年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 關于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 | 完善公共法律服務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研究制定國家法治宣傳教育法,推動制定法律援助法、司法鑒定法,修改律師法、公證法、仲裁法等法律法規,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制度。加強公共法律服務立法與法律服務相關改革政策的銜接,加快制定地方性公共法律服務法律規范。 |
2020年 | 中共中央 | 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 | 加強對欠發達地區專業法律服務人才和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的政策扶持,大力推廣運用遠程網絡等法律服務模式,促進城市優質法律服務資源向農村輻射,有效緩解法律服務專業力量不足問題。 |
2021年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 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意見 | 建立涉外工作法務制度,加快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和研究,推動海外法律服務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于海外法律糾紛解決和涉外法律工作,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 |
2021年 | 中共中央 | 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 | 加快整合律師、公證、調解、仲裁、法律援助、司法鑒定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構建公共法律服務評價指標體系,以群眾滿意度來檢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成效。推動建設一支高素質涉外法律服務隊伍、建設一批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務機構。 |
2022年 | 國務院 | 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 | 重視社會心理服務。強化公共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 |
2022年 | 國務院 | “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 | 做好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完善老年人監護制度。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地方層面法律服務行業政策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各省市積極推動法律服務行業發展,如上海市發布《上海市公共法律服務辦法》鼓勵和支持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調解等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服務人員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優化、生態環境保護、重大風險預防化解等提供法律服務。
發布時間 | 省市 | 政策名稱 | 重點內容 |
2022年 | 上海市 | 上海市公共法律服務辦法 | 鼓勵和支持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調解等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服務人員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優化、生態環境保護、重大風險預防化解等提供法律服務。 |
2021年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廣西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 | 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標準化規范化,明確各類法律服務機構資質認定、設施建設、人員配備、業務規范、工作流程等具體標準,統一場所標識、指引和功能設置,制定出臺廣西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規范化管理辦法。 |
2021年 | 北京市 | 北京市關于改革優化法律服務業發展環境若干措施 | 加大涉外法律服務人才培養力度。完善本市涉外法律領軍人才庫和后備人才庫,推薦優秀專業人才為重大涉外工程、重要國際活動提供法律服務。鼓勵行業協會、法律服務機構與境內外知名法學院校、國際組織、行業協會共建專業人才培養基地。 |
2019年 | 湖南省 | 湖南省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實施標準(2019—2022年)和湖南省公共法律服務發展指標(2019—2022年) | 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平臺建設,推動融合發展。推進“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實現“一網通辦”、線上線下無縫銜接,逐步推行全業務全流程在線辦理。 |
2022年 | 四川省 | 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 完善公共法律服務綜合業務應用體系。 加快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公共法律服務深度融合,深化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人民調解、法律援助、遠程會見、綜合指揮等應用智慧化建設,推進重要業務應用省、市兩級分布式部署,提升業務應用智慧化水平。 |
2021年 | 云南省 | 關于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 | 加強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統一管理,明確公職律師、公司律師法律地位,完善法律顧問管理制度,加強對行業專業調解的統籌指導,提升服務綜合效能。充分發揮法律服務行業協會的作用,完善行政管理與行業自律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機制,明確各類法律服務機構資質認定、設施建設、人員配備、業務規范、工作流程等具體標準,統一場所標識、服務指引和功能設置,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標準化規范化。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XD)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